学校介绍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直属单位,由原培训学院、原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于2019年12月合并组建,是学校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部门和办学实体,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学院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历史悠久。1956年开办成人教育,1991年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工作,2001年开办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己任,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等教育资源,开展以教师教育、农业教育为特色的多学科、多专业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0万人。
学院开展教育培训的时间早、覆盖面大。1979年开办农业管理干部培训,1981年开办教育管理干部培训,1986年开办高校师资培训,1990年开办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和行业培训,是学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机构,现建有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7个国家级和重庆市、青海省等6个省市级培训基地。40多年来,为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举办各类培训班8000余期,培训学员超过60万人次。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有爱岗敬业、精干高效、管理规范、经验丰富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有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智慧化教育的管理平台;建有1200多门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库和强大的培训师资库、专题库和实践教学基地;智慧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讨论室、会议室、运动场等设施设备齐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网络教育为主,继续履行自考主考学校职责;非学历教育以开展党政干部培训、教师培训、农业培训及各行业培训为主。
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面向未来,学院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继续教育转型升级提质的办学要求,以高质量、高水平、品牌化、规范化为目标,以职业导向、创新能力为主题,以信息化、智慧化教育为引领,以两翼齐飞、融合发展、协同共生为发展思路,探索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继续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全面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起学历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发展体系,全面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质量的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学考试、自考,部分地区分小自考、大自考,实际国家并无大自考、小自考之分。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待遇与高考统招生相同。
自学考试的特点是:学费低、教考分离、毕业生质量高、宽进严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强、单科结业、不限补考次数、各科成绩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是一种学习形式开放灵活的、毕业证含金量相对比较高的新型高等教育。
报考对象
凡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 。
报名条件
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
就业方向
汉语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之高,就业待遇之丰,同时,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辛勤工作,这就为社会消除了一大部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并且因为这种影响力的存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们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程设置
类型序号 | 课程代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00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必考 | 笔试 |
00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003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必考 | 笔试 |
004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必考 | 笔试 |
005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必考 | 笔试 |
006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必考 | 笔试 |
007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必考 | 笔试 |
008 | 00037 | 美学 | 6 | 必考 | 笔试 |
009 | 07564 | 唐宋词研究 | 4 | 必考 | 笔试 |
010 | 11342 | 民间文学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011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必考 | 实践考核 |
101 | 00015 | 英语(二) | 14 | 选考 | 笔试 |
102 | 00031 | 心理学 | 4 | 选考 | 笔试 |
103 | 0081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 4 | 选考 | 笔试 |
104 | 00821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4 | 选考 | 笔试 |
201 | 00536 | 古代汉语 | 8 | 加考 | 笔试 |
202 | 00530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6 | 加考 | 笔试 |
203 | 00532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 6 | 加考 | 笔试 |
231 | 11345 | 文体写作 | 4 | 加考 | 笔试 |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能力等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是中文类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方向,也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21世纪中国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文字工作者。
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1582338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