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直属单位,由原培训学院、原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于2019年12月合并组建,是学校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部门和办学实体,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学院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历史悠久。1956年开办成人教育,1991年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工作,2001年开办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己任,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等教育资源,开展以教师教育、农业教育为特色的多学科、多专业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0万人。
学院开展教育培训的时间早、覆盖面大。1979年开办农业管理干部培训,1981年开办教育管理干部培训,1986年开办高校师资培训,1990年开办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和行业培训,是学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机构,现建有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7个国家级和重庆市、青海省等6个省市级培训基地。40多年来,为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举办各类培训班8000余期,培训学员超过60万人次。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有爱岗敬业、精干高效、管理规范、经验丰富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有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智慧化教育的管理平台;建有1200多门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库和强大的培训师资库、专题库和实践教学基地;智慧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讨论室、会议室、运动场等设施设备齐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网络教育为主,继续履行自考主考学校职责;非学历教育以开展党政干部培训、教师培训、农业培训及各行业培训为主。
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面向未来,学院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继续教育转型升级提质的办学要求,以高质量、高水平、品牌化、规范化为目标,以职业导向、创新能力为主题,以信息化、智慧化教育为引领,以两翼齐飞、融合发展、协同共生为发展思路,探索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继续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全面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起学历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发展体系,全面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质量的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特色优势
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库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教学形式修改化
在线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报考对象
凡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 。
报名条件
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
就业方向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实际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
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 注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4 | 00262 | 法律文书写作 | 3 | |
5 | 00249 | 国际私法 | 4 | |
6 | 00246 | 国际经济法概论 | 6 | |
7 | 00230 | 合同法 | 4 | |
8 | 0022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4 | |
9 | 00227 | 公司法 | 4 | |
10 | 00226 | 知识产权法 | 4 | |
11 | 00167 | 劳动法 | 4 | |
12 | 05680 | 婚姻家庭法 | 3 | |
13 | 00263 | 外国法制史 | 4 | 考生任选三门。 免试英语(二)者 另选总数不低于 14学分的加考课程。 |
14 | 00264 | 中国法律思想史 | 4 | |
15 | 00265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4 | |
16 | 05678 | 金融法 | 4 | |
17 | 00233 | 税法 | 3 | |
18 | 00257 | 票据法 | 3 | |
19 | 00258 | 保险法 | 3 | |
20 | 00259 | 公证与律师制度 | 3 | |
21 | 00169 | 房地产法 | 3 | |
22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合计 | 65 |
专业介绍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155236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