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逐年内卷的学历来说,从幼儿园到考研,学历竞争这条赛道似乎成为了年轻人的主场。普遍的学历焦虑下,在职人群也被迫加入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
今天,小编梳理了一些在职考研的备考心路,也许他们的经历,正是你现在的缩影。
①与年龄赛跑
工作17年,我从未放弃读书,即使在海外常驻期间,每次休假或出差回国我都顺便带过去一大堆书籍,坚持阅读。如今40多岁的我,虽已不再年轻,但是重新走进校园的愿望再次燃起,当年大学所学的专业早已荒废,由于工作岗位性质的原因,我对经济管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决定去学校再次提升自己,系统化的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继续延伸我的读书梦。
我公司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经常加班、熬夜、出差、每天10~12小时盯着电脑办公,加上大大小小的酒局饭局应酬,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导致我每天聚精会神学习超过1小时,就感觉头昏脑涨,如果连续学习3小时,我几乎要休息2~3天才能缓过劲。这对于我要重新拾起课本,全面掌握英语、数学,还有从未学习过的逻辑课来说,难度还是相当大。
最终我在重庆大学的“初试+复试”总成绩排名61位,对于离开学校近20年的我来说,真心不易。
②见缝插针的备考
六个月的备考时间很快,仿佛昨天还在背单词,做英语阅读,刷数学题,今天就已经尘埃落定。
六个月的时间也很慢,每天繁忙的工作和柴米油盐的生活已经让人疲惫不堪,还要挤出自己的时间来做反复的学习,可能会想要放弃。这时候可以稍微停下来歇一歇,想一想,你的初心是什么?
在确认被录取的那一刻,内心是平静的。整个联考最有回忆点的画面是模考后回家地铁上拥挤的人潮和强烈的孕吐反应,考研前一晚处理公务到凌晨12点的崩溃和紧张,正式考试那天做数学题时娃娃在肚子里一下一下的胎动。
在高仕华章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不仅收获了一份民航的录取通知书,还收获了和我一起并肩奋斗过的同学们、战友们,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和对未来的更加自信。我无疑是幸运的。
从来没有学霸学渣之分,只有越努力越幸运。
③未竟的考研梦
毕业工作已经快18年了,这些年里,我其实一直都有考研的梦想,在毕业后的第三年,曾经尝试考过一次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对考试的理解和准备都不够充分,后来折戟专业课。之后,因为忙于家庭、工作等等,就再也没有去尝试研究生考试了,但其实,我心里的研究生梦却从未放下。
直至2019年初,我因工作调动来到成都,租住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刚来不久的一个周末,带着一家大小在附近转悠,惊喜地发现,四川大学就在我家附近。当时就想,如果能在这圆了我的研究生梦想,那就完美了。
10月2日备考,直到12月21日考试,刚好80天。考完后,我对照答案估分,预计195-205,但还是觉着不踏实,客观地说,这个分数,无法保证稳上川大线。直到2月20日这天,分数出来,综合137,英语81,总分218,远远超越了我最好的模考成绩,于我而言,不啻为一个奇迹!
写在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计划考研的小伙伴:只要你敢开始,那就去拼吧,好好备考,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比起工作,还是要更容易一些。
和那些应届生考研人相比,在职考研的人会承受更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小编知道,还是有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家庭、责任而去不停地奔跑,你们的勇气值得被钦佩!你们的忍耐值得被领悟!
一次的考研并不能决定一切,如果30在职的你还有时间和机会,请加油继续向前跑,在考研这条路上,愿所有人都能被理解和包容。
上一篇:江苏自考学历提升学校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