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会的。
答主2022届考生,请听我给你分析,希望能采纳。
答主今年考的是全国甲卷,但根据答主在高三阶段刷到的试卷,对于今年的数学试卷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我也押中了个别题(自己根据往年真题进行预测的,比如今年导数题考查极值点偏移的变式设问,答主在刷完了五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得出的结论,还有圆锥曲线的题目,考的创新性特别大,其实根本不难,但对考生的思维提出了要求,总之套路化刷题已经无法解救,建议找一个好一点的数学老师,进行训练,一定要突出思维,答主预测今年会考多直线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预测过程。
首先是刷真题,现在甲卷的试题其实有点追随往年二卷或一卷的方向,但二卷和一卷在19年和20年就进行了创新,考查题目不再套路化,而是突出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想要在数学上拿一个满意的分数,要么靠运气,要么靠一个好的数学教练,要么就是高度自律和理性安排的自己。
以往三卷地区从来没有出现过极值点偏移,或者我按题目特点来分,我认为这种考查两个根的导数问题必将成为今年热门,多直线的圆锥曲线很复杂,在去年的浙江卷和天津卷都有出现,答主也是据此预测的,但没想到今年数学的创新重在内容上,21年的就比较重在形式上,这也导致很多资料商进行改版,机械刷题将会成为新的经济陷阱和实惠陷阱,考生不仅做了对高考帮助不大,还会弄坏考生心态,从而扰乱复习计划。
对于新高考地区的试题,建议题主注重策略,2023年老高考地区答主预测还是会变难,但对于刚进入新高考地区的同学,遇到高考题应该会变容易一些,这是时代趋势,你懂的。
尤其是老高考地区的同学,可能转向均衡发展比较好,对于基础较好一点的同学不必多虑,但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就必须夯实基础,高考的出题一定会比平时练的简单的,比如我们高三最后一学期练过一套预测卷特别简单,但我高考时觉得那套题和高考题的风格好相似啊。
另外也要看题主的运气,今年高考语文的创新性很大,所以单从数学来看创新性其实并不大,今年高考甲卷的突破重在理综和语文,每一年的出题策略都会有变化的,加油吧!
多多支持啊,欢迎追问。
6.7日更新:
数学已经考完,无论简单还是难,都已经过去了,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了,但明天还有英语要考,还有三门选科要考,还有420分等着我们去拿(山东听力1.8号已考完),所以我们不必要去担忧数学,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下面的考试就好,
大家加油!
6.2日更新:
高考其实不仅有对平时知识点的考察,还有对心态的考察!
我去年是因为这几天考了一份省实验的题,结果我一向擅长的数学背刺我,考了110,然后我就开始了反思…
结果发现如果心态不慌的话,其实还可以多得至少20分,然后高考的时候即使感觉那套题不简单,但心态一直都在!
我当时想的就是把能拿的分拿到手就可以,不留遗憾!6道大题完成5道(4道完整,两道第一问)成绩勉强过了120,嘻嘻!
所以高考一定要把能拿的分拿到手,冷静面对,不要慌,越慌思路越乱!
如果是山东的友友,
教你个办法(仅以去年和前年为例),
你看看省实验/山大附中的三模题(6月附近那一次)就能窥见高考难度,
而且会有相似的题出现在高考中。
22年我感觉数学模拟挺难的,所以高考时心态就没受太大影响
语文文言文和高考模式/选文都挺相似的,还有生物等等!
只说新高考一卷,预测难度低于22年,高于21年。
出题的思路回归21年以前,不会全都是中档题,会有几个送分的简单题比22年简单,难题要比22年难。计算量比22年降低。
猜下题单选压轴考解析几何,
多选压轴考概率统计,倒数第二个多选考立体几何,
填空压轴考解三角形。
大题依次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解析几何、导数
三角函数考周期、值域,
立体几何考棱锥,
概率统计卡方检验加排列组合,
数列是一个创新题,有高等数学背景的应用题
解析几何双曲线,创新力度大,计算量大,难得分
导数是一种全新的题型,需要设很多抽象函数求导,某一步要用到导数的某一项等于原函数,抽象函数是主要难点
总之前三个大题和前三个选择题送分,其他题目都有难度,整体题型选择题常规,大题创新,有个别不在压轴位置的题目得分率极低。
纯属瞎猜,立贴为证,6月7号回来看看猜对多少
我南师的学姐告诉我们
曹海涛(南师大教授、22年出卷组长)说当时22年卷子出好之后,很多命题组成员觉得整体难度太低了,就考虑改难一些....然后就用力过猛了.......
不是难,是专家找到了反刷题的方法了。
以前的数学,就算有人不聪明,靠死命刷题,考个130分,不难。
但现在的题目,如果不理解数学原理,只是刷题,上100分都难。
这一定程度上,是好事,筛选出真正吃透数学概念的学生,而不是机械刷题的学生。
不仅数学,所有科目都应该朝这个方向改革。
让机械刷题的,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学生,发现没有用。
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真正思考。
你会发现有两种模式,刷题没用。
语文模式,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理解的过程,短期刷题速成几乎不可能。
竞赛模式,你做一下数学竞赛题目,你就会知道这玩意儿,靠思维的深度。刷题没用。
我估计以后高考应该按这两个模式走,要么你就老老实实积累,要么你就天生脑子聪明。
那种机械刷题,速成思想,肯定是不行了。
上一篇:上海自考本科公共课有哪些?